老橡树上的黄丝带
七月六日上海《新民晚报》上有一篇时的忐忑与矛盾,但不变的是同样让人感动落泪的魅力。”
这首歌里的“老人”原是坐了三年牢的人,歌名是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d Oak Tree(《在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》)。黄丝带象徵期待与希望,当年席扬系狱,《明报》的同事逢年过节到新华社香港分社门口系黄丝带,正是这个心意。
古今中外所有的政治诉求,传达的正是各种期待与希望,有的藉着火红的暴力去诉求,有的藉着平和的绝食去诉求,有的撩起群众的声音去诉求。在历来的共产主义国家里,知识分子都喜欢用诗歌以及其他文艺形式去诉求。《南华早报》Carmen Van Kerckhove最近访问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的研究员贝岭,说的正是这位长发垂腰的徐志摩型诗人的故事。贝岭今年三十八岁,参加过七九享受这种自由的文化活动,这些活动是不是广受赏识倒不那么重要。他相信香港会使中国政府学到耐性和宽容;香港的言论自由,中国政府要包涵;大陆上的人会甘於维持现状,指望有一天他们也会享有香港的各种自由。贝岭说他并不想改变中国的现政权,他只想改变人们的心:“你只能用文学去改变人们的心”(“You can only change people's hearts through literature”)。贝岭憧憬的该是老家的老橡树系满了黄丝带。